泰无聊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815|回复: 124

[文学交流] #明朝那些才子#最新更新(结语: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3 1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周久耕 于 2014-9-22 16:50 编辑

前文#唐朝那些女人#系列,得到广大网友关注,倍感荣幸,作为中国历史上另一个文化、经济昌盛的朝代--明朝,女性方面虽不如唐朝,但名士绝对不落下风,本文将逐一介绍明朝的那些文人们!

用伯虎兄来开头吧,此人我想无需多做介绍,以其为模板的电影、电视、书籍数不胜数,列位看官定然都有了解,我只是想从一个写实的角度还原下唐解元!
进入正题前,先替他澄清一段被世人误会了几百年的绯闻,就是关于“三笑点秋香 ”的轶事。明朝确有一名青楼名妓叫秋香,而且和伯虎身在同代,不过这段故事并不是发生在他二人之间,只是后人出于对唐伯虎的厚爱,牵强附会加上去的。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唐伯虎身上似乎才更有风流韵味。就像同样一句话,冠上爱因斯坦或比尔盖茨说的,大家会立刻肃然起敬。。。 据史料记载,秋香其人真实年龄超过唐伯虎20岁,大家觉得我们的伯虎兄口味会那么重吗?


基本资料:
姓名:唐寅  别名:唐伯虎 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生卒年:1470-1523
国籍:中国  民族:汉
职业:画家
祖籍:山西 晋城
出生地:江苏吴县
经历:少年得志、中年杯具、晚年苦B
cdb4_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5: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九耕兄别来无恙。一出手,就是精品。好,先坐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6: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狱中生活颇为苦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8: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少年得志:
少年唐伯虎才气奔放认真读书。由于家富藏书,他“每夜尽一卷”,数岁即能为科举文字。父亲高兴地说:“此儿必成名!”很快,唐伯虎名重苏州,16岁参加秀才考试,高中第一名。唐伯虎也是少年得志,恃才傲物,纵酒张扬,人称孺子狂童。 唐伯虎28岁时在南京参加乡试,结果高中举人第一名,从此叫做“解元”。唐伯虎也自称“唐解元”。
唐伯虎高中解元后的次年进京参加会试,也就是他“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之时,他结识了江阴巨富徐经,与之结为莫逆之交。

谁料,这次相识, 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08: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我还是认为,在明朝做官远没有做一个才子潇洒。
如果多一位唐姓官员,那么就不会有桃花诗这样的千古名句了 ...
大门 发表于 2012-2-23 21:22


可是伯虎兄的一生并不像电视、电影里演的那么潇洒,他的一生很凄凉,后文中我会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09: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周久耕 于 2012-2-24 15:36 编辑

中年杯具

话说结识了巨富徐经后,二人整天纸醉金迷,招摇过市!对会试似乎都是胸有成竹。唐伯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考试前整天晃也说的过去,而徐经是典型的公子哥,肚子里根本没什么墨水,他如何也如此自信!原来徐大公子有一绝招,更狠!!  买考题!!!~

当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都是饱学之士,试题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得脱口而出:“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加上伯虎兄考前,多次放下豪言,此次第一定然非我莫属。于是,京城传开了“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程敏政、唐伯虎皆牵连其中!舆论的力量是恐怖的,明朝的锦衣卫也出动了,后来我们都知道这其实是政治上的一次斗争,但这件事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
程敏政罢官回家,不久愤郁发疽而亡。
徐经出狱后,一心盼望新天子的赦令,希望再返科举仕途。次年以慕司马迁的齐、鲁、燕、赵壮游为名,北上京师探听消息,但因科场失意后体质一天比一天差,不胜旅途劳顿,至京便卧病于永福禅寺,于正德丁卯(公元1507年)客死京师,归葬于江阴砂山。年止三十有五。他对历史的贡献,就是留下了一个叫徐霞客的后代。(徐经乃徐霞客之高祖)
而我们的唐伯虎在狱中就备受摧残,出狱后人生已脱离了他原先设想的轨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1: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周久耕 于 2012-2-24 15:37 编辑

在狱中,徐经到处洒银,免去了很多皮肉之苦,而唐伯虎可就惨了, 遭到大刑伺候,在他与好友文征明的信中,详述了他当时的悲惨境状:

“……自贯三木,吏卒如虎,举头抱地,涕泪横集。而后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缋丝成网罗,狼众乃食人……”

经过一年多的审讯,虽然最终没有判定唐寅是舞弊案主犯,但干系是摆脱不掉的,他被除掉“士”籍,发配到浙江为小吏。具备古代文人气质的唐寅,决然不会受得了这般侮辱,他向好友表明心迹:“岁月不久,人命飞霜;何能自戮尘中,屈身低眉,以窃衣食!”他坚拒小吏一职,愤然出走,自此性情大变,破罐破摔,狎妓聚饮,无所不为。


游历了大半年后,囊中羞涩,伯虎不得不返回苏州老家,此时家中更是清贫,迎接他的是老婆的离婚,就连当初养的旺财,也不再对他摇头晃尾。。安顿下来后,

开始以卖文卖画为生。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建成桃花坞,自称桃花坞主,并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1: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周久耕 于 2012-2-24 15:39 编辑

明正德九年(1514),一个人出现了,

“宁王”,就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叔叔朱宸濠,他在唐伯虎低谷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将他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一开始,唐伯虎非常高兴,认为又能重回仕途了,在宁王府表现的很积极,可是观察了一段时间,他发现不大对劲,宁王府怎么今天运斧头,明天运弓箭,经常出入一些混混之类的,经过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宁王正在预谋造反!!



这下可把唐伯虎急坏了,本来想一展宏图,没想到是参与革命,在桃花坞虽然生活苦点,不过还能醒来花钱坐,醉后花下眠;革命这玩意,那可是在玩命。。看来得想办法走



但偌大的宁王府,就是歌里唱的“这里不是你想走,想走就能走”,宁王要是发现他知道秘密,定然要灭口。怎么才能安全出去又不被宁王察觉呢?唐伯虎利用他天才的智慧,想出了一个天才的办法----装疯!!



他知道一般的装疯,如披头散发、吃些大便等都太小儿科了,天才就是天才,他决定----裸奔!(原来裸奔是伯虎发明的)



于是每天唐伯虎光着身子,跑到大街上,而且一边跑,一边喊:我是唐伯虎,我是宁王府的。。  宁王此时密谋造反,本就不想惹太多人关注,实在不堪其扰,于是放他走了!





从此以后,唐伯虎彻底看透人生,沉湎酒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5: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晚年苦B

晚年的唐寅生计日益艰难,不得不靠卖书卖画来维持最低限度的衣食之需。但由于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他那赖以足岁的“笔砚生涯”几乎难以为继,常常陷入断炊绝粮、“三日无烟”的窘境。


在一些学佛者的点化下,唐伯虎开始信佛,研究佛经,自号六如居士。六如”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自治一方印章“逃禅仙吏”。



武宗正德十三年,他在写给友人孙思和的诗序中写道:“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诗曰:“青衫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嫌斗粟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面对贫困和饥饿的威胁,唐伯虎并未悲观、气馁。即使到了贫病交加的暮年,他也依然不改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脍炙人口的《言志》诗中,写出了他大半生的志向和信念:“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明世宗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日,一代诗画奇才唐伯虎,在“酒盏花枝”和凄风苦雨中走完了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



     伯虎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他逝世后由其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徵明等凑钱安排后事,祝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由王宠手书,刻在石碑上。后世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唐寅仕途坎坷,晚境凄凉,以致身后诗文几近散轶。



常熟书商毛晋也十分敬重唐寅才情为人,他在编录《明诗纪事》及《海虞古今文苑》时,又特地详细收录了唐寅生前诗文和轶事,丰富和完善了唐伯虎诗文内容,为后代积累了生动的文化资料。

  毛晋,后来还独立承担了重修唐寅墓的重任。据《苏州府志》,崇祯甲申三月十六,毛晋与同郡士人游春至姑苏横塘王家村,因见一代才子唐寅之墓荆棘荒芜,牛羊放逐墓园,顿生哀悯之心。他询问附近田夫,方知唐寅亡后,后嗣中唯剩一侄孙孀妇,经济拮据,困顿城内,以致唐寅四时之祭匮乏。毛晋凄然感叹:“是朋友之罪也,千载下读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于是,毛晋慷慨解囊,重修墓封,再立碑石,并且择地墓旁造三间祠堂。苏州地方官雷起剑亲作“重修唐解元墓”碑文,“更勒石以遗千古之有心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5: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晚年的唐伯虎凄凉的让人心酸,死后葬身之所也是他人接济,唯一剩下的正是他诗中写到的: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杯具天才,百年后亦让后人扼腕不已!


最后附上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待续(明朝那些才子---解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1998-2024 T56.net All Right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