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无聊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文学交流] #明朝那些才子#最新更新(结语: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2: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这对于解缙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好端端的书不能编了,翰林学士、内阁成员也干不成了,居然要打起背包去落后地区搞扶贫(当时广西比较荒凉),第一大臣的美梦只做了四年多,就要破灭了吗?


  解缙并没有抗旨(也不敢),老老实实的去了广西,此时的解缙心中充满了茫然和失落,但他没有绝望,因为类似的情况他之前已经遇到过一次,他相信机会还会来临的,上天是不会抛弃他的。


  毕竟自己还只有三十六岁,朝廷还会起用我的。


  然而他等了四年,等到的只是到化州督饷的工作,督饷就督饷吧,平平安安过日子不就得了,可解缙偏偏就要搞出点事来,这一搞就把自己给搞到牢里去了。


  事情是这样的,永乐九年(1411),解缙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进京汇报督饷情况,一个偏远地区的官员能够捞到这么个进城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按说四处逛逛、买点土特产,回去后吹吹牛也就是了,能闹出什么事情呢?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解缙同志不一样,他是从城里出来的,见过大场面,此刻重新见识京城的繁华,引起了他的无限遐思,就开始忘乎所以了。偏巧朱棣此刻正带着五十万人在蒙古出差未归(远征鞑靼),解缙没事干,加上他还存有东山再起的幻想,便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私自去见了太子朱高炽。


  真是糊涂啊,朱高炽家是什么地方?能够随便去的么?


  解缙的荒唐行为还不止于此,他私自拜见太子之后,居然不等朱棣回来,也不报告,就这么走了!解缙真是晕了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2: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果然,等到朱棣回来后,朱高煦立刻向朱棣报告了此事,朱棣大为震惊,认定解缙有结交太子,图谋不轨的形迹,便下令逮捕解缙,就这样,一代大才子解缙偷鸡不着蚀把米,官也做不成了,变成了监狱里的一名囚犯。


  至此,解缙终于断绝了所有希望,皇帝不信任他,太子帮不了他,这下是彻底完了。


  回望自己的一生,少年得志,意气风发,虽经历坎坷,却能够转危为安,更上一层楼,百官推崇,万人敬仰。那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得意!


  可是现在呢,除了整日不见光的黑牢、脚上的镣铐和牢房里那令人窒息的恶臭,自己已经一无所有。输了,彻底输了,愿赌就要服输。


  解缙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最终会失败?自己并不缺乏政治斗争的权谋手段,却落得这个下场,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在解缙之前和之后,有无数与他类似的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但他们都没有找到答案,我们也只能说,解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参加了一场错误的赌局。从才子到囚徒,怪谁呢?只能怪他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悲惨终点:
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解缙也许会作为一个囚徒走完自己的一生,或者在某一次大赦中出狱,当一个老百姓,找一份教书先生的工作糊口,但上天注定要让他的一生有一个悲剧的结局,以吸引后来的人们更多的目光。


  永乐十三年(1315),锦衣卫纪纲向朱棣上报囚犯名单,朱棣在翻看时找到了解缙的名字,于是他说出了一句水平很高的话:“解缙还在吗?”(缙犹在耶)


这句话很有意思,可以从两方面理解,1、解缙还在吗?应该可以把他放了吧!2、解缙怎么还在?意思就是他早该死了。。
    朱棣是擅长暗语的高手,在此之前的永乐七年(1409),他说过一句类似的话,而那句话的对象是平安。


  事情的经过十分类似,朱棣在翻看官员名录时看到了平安的名字,便说了一句:“平安还在吗?”(平保儿尚在耶)


  平安是一个很自觉的人,听到朱棣的话后便自杀了。


   可是我们的解大才子更为可怜,他连自杀的权利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3: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终结在雪地
命运


  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指挥纪纲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请自己牢里的一个犯人吃饭。这可是一条大新闻,纪纲是朱棣的红人,锦衣卫的最高统帅,居然会屈尊请一个囚犯吃饭,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但饭局开张的时候,纪纲并没有来,只是让人拿了很多酒给这位囚犯饮用,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饮便停不住,他回想起了那梦幻般的往事,不一会便酩酊大醉。


  看他已经喝醉,早已接到指示的锦衣卫打开了大门,把他拖了出去。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此时正是正月。


  这位囚犯被丢在了雪地里,在漫天大雪之时,在这纯洁的银白色世界里,在对往事的追忆和酒精的麻醉作用中,他迎来了死亡。


  这个囚犯就是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缙,永乐大典的主编者。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总结:

  无论如何,解缙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因为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是错还是对,都无法掩盖他的功绩,由他主编的永乐大典一直保留至今,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知识财富,当我们看到那些宝贵典籍时,我们应该记得,有一个叫解缙的人曾为此费尽心力,仅凭这一点,他就足以为赢得我们后世之人的尊重。


待续:明代圣人---王守仁,又称王阳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5 12: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王阳明 泰州学派的师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初识王阳明先生,是高中的政治课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王先生提倡的“心学”。一个小故事,让我的印象很深,“非风动,非幡动,心动也。”,这是阳明先生的求思经历,彼时对他的认知还仅限于此。。。
后来随着阅读面越来越广,才知道此人是历史上一位大牛!更让我关注的,是因为他和泰州学派还有着很大的关系,作为泰州人,颇感自豪。


说起他的影响力,可不仅仅在中国,来看个故事。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   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好了,不多说了,来慢慢了解这位神人的生平吧


简历:


姓名:王守仁   别名:字伯安 号 阳明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余姚
生卒日期:1472-1529
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主要成就:发展陆九渊学说,提出知行合一
代表作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
名.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4: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童年:

王阳明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亥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远祖为东晋权臣王导。其父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为官颇有情操,为明孝宗器用,历任礼部侍郎正德年间因得罪刘瑾,被外派南京吏部尚书,又被贬职,之后被罢免。据《年谱》记载,王守仁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他刚好出生,祖父王伦便为他起名叫王云,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奇特的人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和通常的书香门第不同,年轻的王守仁则经常跟从父亲出游居庸关山海关,并时常出关外,纵览山川地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4: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在居庸关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辽阔的草原和大漠,领略了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间的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经的风云岁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颗种子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王华原本只是想带着儿子出来转转,踩个点而已,可王守仁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大吃一惊。 不久之后的一天,王守仁一反常态,庄重地走到王华面前,严肃地对他爹说: “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据查,发言者王守仁,此时十五岁。 王华沉默了,过了很久,才如梦初醒,终于做出了反应。 他十分激动地顺手拿起手边的书(一时找不到称手的家伙),劈头盖脸地向王守仁打去,一边打还一边说: “让你小子狂!让你小子狂!” 王守仁先生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但他并没有丧气,不久之后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计划,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8 15: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海陵遗老 于 2012-3-8 15:5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3: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在宦官刘瑾的迫害下,王阳明跌到人生的最低谷,贬为贵州龙场驿的驿丞。这个职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贵州龙场招待所的所长。龙场就在今天的贵州省修文县(贵阳市管辖)境内,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一世纪,那地方都还算不发达地区,在明代就更不用说了,压根就没什么人,那里的招待所别说人,连鬼都不去住。

王守仁原先大小也是个六品主事,结果一下子变成了王所长,那么龙场招待所所长是几品呢?

答案是没品。也就是说大明国的官员等级序列里根本就没这一号人物,基本算是清除出高级公务员队伍了。

所长向着他的就职地前进了,由于他的父亲是高级干部,所以多少还给了他几个随从下人陪他一起上路, 但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只知道是跟王大人的儿子去就任官职。

这么好的差事大家积极性自然很高,一路欢歌笑语不断,只有王守仁不动声色,因为只有他知道要去哪里,去干什么。

毕竟这件事情不能声张,那些随从们平日工作轻松,业余时间都在秦淮河边(明代著名的红灯区)搞娱乐活动,听说是王尚书的儿子去上任才跟来的,要是让他们知道此行是去贵州龙场当招待所服务员,早就跑得一干二净了。

可纸毕竟包不住火,走着走着,随从们发现不对劲了,好地方都走过了,越走越偏,越走越远,老兄你到底要去哪里啊?

王守仁还是比较实诚的,他说了实话:

“我们要去贵州龙场。”

随从们的脸立马就白了,王大人你太不仗义了,那里平时可是发配犯人的地方啊!

面对着随从们的窃窃私语,王守仁十分坦然:

“如果你们不愿意去,那就回去吧。”

看着犹豫不决的随从,王守仁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拾起行李,向前方走去。

夕阳之下,王守仁那孤独的身影越来越远,突然,远处传来了王守仁的大声吟诵:

客行日日万锋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蹄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扬瘴,乡思愁经芳杜州,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天下之大,虽离家万里,何处不可往!何事不可为!”王守仁大笑着。


在这振聋发聩的笑声中,随从们开始收拾行装,快步上前,赶上了王守仁的脚步。

王守仁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是值得钦佩的,可是真正说了算的还是革命现实主义。

当他历经千辛万苦,爬山沟,游小河,来到自己的就职地时,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做龙场——龙才能住的场所。

此地穷山恶水,荆棘丛生,方圆数里还是无人区,龙场龙场,是不是龙住过的场所不知道,但反正不是人呆的地方。

而不久之后,王守仁就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1998-2024 T56.net All Right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